logo

外研社教辅

e.weibo.com/fltrpjiaofu

节俭之风吹进校园 学生和家长理性购买学习用品

来源:威海晚报 时间:2014年02月18日

    每到开学之际,各商场、文具店、书店便迎来一轮销售高峰,“开学经济”随之升温。不过,记者昨日采访发现,随着节俭之风吹进校园,在学校的引导下,学生和家长也在理性购买教辅书和学习用品,开学经济更显“理性”。

    买教辅书讲究少而精

    昨日中午放学时间,记者走进商业街附近的一家书店,发现配合新学期教材的教辅书都摆在了显眼的位置上, “名师名校”、“真题”、“兵法”、“必备”…… 种类纷繁的教辅书看得人眼花缭乱。不过,相比于书商的热情,前来购买的家长和学生们则显得比较理性。

    陪孙子来买教辅书的孙大爷告诉记者,“往年家里都花好几百块钱给孩子买教辅书,就怕比别人买少了,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结果,孩子根本没时间看,好多教辅书都浪费了。今年,家里人转变了思路,要少而精地购买,让孩子轻装上阵。”一番挑选之后,他们挑选了1本优秀作文精选、2本教材同步辅导,总共花了43元。“我只是在现场提供参考意见,最后定夺的还是孩子自己。”孙大爷说。

    “买教辅书要适当,不能太多,别给孩子增添太多压力。”另一位在选购教辅书的家长也表示。

    在采访中不少家长表示,有的时候开学买的阅读书、教辅材料等书籍一大堆,但是很多书到一学期结束时都还是新的,根本就没有翻过。所以,就不盲目跟风了,而是有针对性地选择基本难易适当,且与孩子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相契合的辅导书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几家书店,发现教辅书的销量都有些不温不火。 “往年,每学期开学前后的一周都是教辅类书籍的销售旺季。但目前购买辅导书籍的学生人数不多,较平常并未有明显增长,反而比平时还要少。”一家书店的店主表示。

    添置文具崇尚实用

    昨日,记者走访市区部分文具店发现,各类文具种类齐全、款式新颖,售价也比较亲民。但很多家长和学生在选购文具时更注重实用性,不再大手笔成套购买文具用品。

    “原本我打算给我小外甥女买一整套学习用品作为新学期开学的礼物,价格要200多元,里面除了铅笔、橡皮等文具外,还有做手工用的小剪刀之类,但总体感觉不太实用。所以,就到文具店里有针对性地挑选一些她平时能用得到的学习用品。”在黄山路小学附近一家文具店内选购文具的市民李莎莎告诉记者。

    据店主介绍,以往中午和下午放学时是学生扎堆买文具的高峰期。一些看起来像玩具而又价格便宜的文具比较受学生青睐。卖得好的文具还有碳素笔、笔记本、文具盒、各类作业本等,价格在几毛至几十元不等。但当日中午,并未见店内扎堆购买文具的现象。

    在另一家文具店里,店主正在整理新到货的书皮。记者看到,这些书皮有纸质的,也有塑料的,根据厚薄程度、大小以及材质区分,价格从每张0.5元至1.5元不等。“现在的书皮种类虽然越来越多,包起来也越来越省事,但我还是会和孩子一起来做书皮,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旧物利用的观念,锻炼她动手的能力。而且,孩子也告诉我们,看到妈妈留在书皮上漂亮的字迹对她的学习是一种鼓励。”市民李女士表示。李女士告诉记者,在孩子的文具上,她也并没有大手笔购买,有的文具如果还能正常使用就没有更换。

    选电子行头不浮夸

    春节刚过,孩子们攒了不少压岁钱,以往少不了要购置点读机、学习机、复读机等一些价值不菲的电子行头。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今年电子产品的销售额并没有因为开学而迎来大幅上涨。

    “很多消费者回归理性,不再一味地追求外观、价格、或者是品牌形象,相反更注重性价比。”一家卖场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过去受学生家长追捧的进口电子产品少有人问津,反而一些物美价廉的国产品牌受到青睐。

    市区一所中学的级部主任高老师表示:“ 消费应量力而行,多提倡节约精神,学校也一直在倡导这一点。”她建议,家长在为孩子做好物质准备的同时,更应该从心理上给予关怀,并协助做好长远规划,让孩子能够自力更生,体味到“挣钱犹如针挑土”的艰辛,才不会“花钱犹如水推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