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外研社教辅

e.weibo.com/fltrpjiaofu

教辅:选择权应交给孩子

来源:北京青年报 时间:2013年07月30日
      减负•教辅
      每个新学期伊始,各大书店教辅教材区域就会迎来大批家长和学生的光顾,买教辅,家长挑花了眼,做教辅,学生累弯了腰,究竟在中小学生学习过程中,要不要使用教辅材料?又该如何科学适量地使用呢?
      今年新学期开始,市教委要求凡确属教育教学所需的练习册、寒暑假作业等资料,学校应免费提供。严格禁止学校和教师向学生推荐或推销任何教辅材料,不得为学生购买教辅材料提供服务。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乔树平表示,家长不要为孩子挑选自己认为很好的教辅,父母一定要放权,教师一定要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相信孩子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选择需要的才是最好的,孩子具有了选择意识和能力,才能做到不依赖、真正对自己负责。
      焦点一:要不要使用教辅材料?
      家长:学生是否必须要买教辅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教辅可谓是琳琅满目、良莠不齐,有的为了有卖点,起名可谓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什么轻巧夺冠,什么中考必看,什么公式一本全……甚至小学低年级的教辅还清楚地写着,“家长的最好帮手,一书在手孩子学习不用愁”。孩子每天在学校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到底够不够用?那些教辅上的练习题是必须要做的吗?
      教师:是否使用教辅因学生而异
      呼家楼中心小学校长马骏:我个人是反对学生使用过多、过重的教辅材料,但是否使用教辅材料却是需要因学生而异。目前,学生使用的都是统一教材,缺少一些个性化的选择。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使用一些针对性的教辅材料,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课本上的练习题普遍偏少,如果需要强化孩子对一个知识点的记忆,适当适度的教辅材料还是有必要的。
      焦点二:如何选择教辅材料?
      家长:大多数教辅太雷同
      现在市面上的教辅材料特别多,作为家长,有些时候根本分辨不出孰优孰劣,自然是要挑名头最大的买。
家长想为孩子选择无从下手,总担心买不全,但尽最大的经济能力买了之后,发现大多互相抄袭,这本教辅上有的练习题,那本上也有。到底应该如何选择教辅材料?
      教师:买教辅应向任课教师咨询
      北京陈经纶中学教师王苹:在我看来,教辅材料还是以精选为宜。学生首先是要消化吸收理解课本上的内容,过多的教辅材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如果确实需要购买一些教辅材料,建议学生家长还是向任课教师进行询问,毕竟任课教师会对所任课程的教辅材料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可以推荐买一些质量较高的教辅材料。
      专家观点:挑选教辅不要盲目从众
      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乔树平表示,教育行政部门将严禁校内推销教辅材料作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措施之一,是在引导教师和家长在这个问题上不要盲目和从众,要走向理性。我认为,第一要把辨别、使用、选择教辅材料的权利交给孩子,因为教辅是孩子用,应该尊重他们的意见。第二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遵循孩子的认知发育规律引导孩子。
       0-18岁是人生的奠基阶段,6岁以前,家长主要是与孩子一起多做活动,促进其脑认知和心理发育;小学阶段需要家长配合学校和老师,共同关注孩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和基本认知、学习品质、情绪情感、同伴交往等能力的提高,这一阶段是家长尊重孩子的意愿引导孩子选择书目的时候,选了书还要与孩子一起读书,把读书的过程作为观察孩子兴趣爱好、共同探讨问题、增进亲情友情的过程,不经意中孩子的阅读意识增强了,阅读习惯养成了,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孩子的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都在提高,这就为中学学习打好了基础;中学阶段是孩子的青春期,也是黄金期,情绪化、敏感度、选择性、独立意识、同伴影响等特征凸现,本来应该给孩子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但中考高考的压力和父母老师的督促,使孩子难能自主做事情。面对教辅,我的意见是家长不要为孩子挑选自己认为很好的教辅,父母一定要放权,教师一定要给予针对性地指导,相信孩子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选择需要的才是最好的,孩子具有了选择意识和能力,才能做到不依赖,真正对自己负责。